你的位置:一分快三技巧三期必中 > 新闻动态 > 重返80年前:细菌战、二战坠机、抗战中的大学

重返80年前:细菌战、二战坠机、抗战中的大学

发布日期:2025-08-22 01:37    点击次数:103

八十年,足以让青丝染霜,让硝烟散尽,让河山重塑。但有些伤痕,不能抚平;有些记忆,注定无法湮灭。

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。

南方周末App特别策划“不能忘却的纪念”3场系列直播,邀你一起回望抗战中的大学、重返驼峰航线、追寻抗日战争幸存者。

识别下方海报二维码

添加南周小助手微信

回复关键词“直播”

即可免费预约观看

直播时间段

我们将会提醒您准时观看

精彩内容不错过

当时间回到80年前

1937年,古城南京遭遇日军屠戮,大量财物被掠夺,数万妇女和儿童遭蹂躏和残害,死难者总数达30万以上。

那段深入骨髓,让人痛彻心扉的惨剧,在近期热映的电影《南京照相馆》中被再现。有观众说,看完后“战栗、颤抖,愤怒从每个细胞的深处涌出”。

▲在南京大屠杀中,日军把无辜的中国人反绑双臂枪杀后,掷入城郊池塘。图源:新华社

▲电影《南京照相馆》里,记录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罪行的照片在吉祥照相馆的暗房里洗出。资料图

行路难,行路难,山河破碎风飘絮,何处安放一张书桌?

国难当头,一些大学开始被迫内迁。1938年,北大、清华、南开分三路辗转千里,终在昆明合为 “国立西南联合大学”。同一时期,复旦从上海迁往重庆北碚,武大暂居四川乐山,浙大则隐入贵州遵义、湄潭、永兴的层峦叠嶂。

▲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门。图源:新华社

▲重庆北碚抗战时期复旦大学旧址。图源:视觉中国

颠沛流离的,还有西北联大、同济大学、华中大学、中山大学、厦门大学……山重重,水迢迢,令人感动的是,师生们在烽火岁月中,弦歌不辍。

“警报响了,我们还上课吗?”

“黑板挂在哪里?”

“可以挂在我的胸前!”

——浙大迁校途中,数学教师章用如此回答学生。

▲浙大师生在广西宜山逃避敌机的轰炸。资料图

1942年,维系抗战生命线的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,危局如累卵。

一条跨越喜马拉雅山的空中生命线——驼峰航线,被中美两国硬生生开辟出来。与此同时,美国志愿航空队则在中缅印战区抗击日本空军,当时人们称他们为“飞虎队”。

▲飞越驼峰航线。资料图

无论是驼峰航线的运输队,还是飞虎队,他们在与日军的战斗中,都遭遇到惊人的战损。成百上千的飞机坠毁在高山密林、人迹罕见之处,在当时几乎无法搜寻。据说,它们的残骸堆满了一个山谷,天气晴朗时,完全可以沿着坠机碎片的反光飞行,人们悲情地将这里称为“铝谷”。

▲装载完毕准备飞越驼峰的飞机。资料图

八十年,日历翻过数万页。炮火声已远,可往事并不如烟。那些深重的苦难、不屈的抗争、锥心的伤痛与灼热的勇气,其实,从未在我们心中消散。

八十年,倏忽更迭。

有人用自己的方式,让那段历史变得更清晰。

走访抗战中的大学,寻踪在山河破碎的年代,青春热血与书生意气,虽迹若浮萍,但身心如磐石。

重返驼峰航线,在高山峡谷密林深处寻找二战同盟军坠机。还有十几年如一日,去追寻抗日战争幸存者。

八十年过去,时间在山河大地写满一圈又一圈的年轮。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,南方周末App特别推出3场系列直播,与你一起重返历史现场,打捞少有人知的细节。

识别下方海报二维码

添加南周小助手微信

回复关键词“直播”

即可免费预约观看

直播时间段

我们将会提醒您准时观看

精彩内容不错过

三场直播

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

历史的长河,没有人是一座孤岛。

我们生死相契,悲欢与共。

【第一场】

抗战中的大学

山河沦落,群星闪耀

直播时间:8月12日20:00

直播嘉宾:聂作平

著名作家、资深撰稿人

2016年,聂作平开始踏访抗战中的大学。

他说,很遗憾,遗憾“自己做这件事情太晚了。”

从浙大西迁路富春江开始,他的足迹遍布广西宜山、贵州湄潭、四川乐山和李庄、重庆北碚、云南喜洲、陕西汉中……这些地方,是战时近十座知名大学内迁或一迁再迁的落脚点。

▲聂作平在外采风。图源:聂作平提供

浙大、复旦、武大、西北联大、同济、华中大学……他追寻着这些大学一波三折的流离轨迹,也把走过的路、跨过的水、触摸过的建筑化成自己的内心世界。

聂作平说,“那些师生,是在陷阱里仰望星空”。

▲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大慈寺内的华中大学西迁纪念馆。摄影:聂作平

▲陕西城固县西北联大法商学院旧址。摄影:聂作平

苦难催生奇迹,也锻造人的风骨。

在那个金瓯残破的时代,一些故事总令人感怀激荡。

武汉大学师生在宗祠里讨论原子核物理、华中大学师生修建了滇西第一座水电站、西南联大师生研究火药支援前线……当然,还有当地民众与师生的温暖连接——“同大迁川,李庄欢迎;一切需要,地方供给”,十六字电文,字字千钧,将患难真情镌刻进山河。

▲1943年6月,同济学生在李庄现场聆听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演讲。图源:同济大学新闻网

潮起潮落,往事已经苍老。在“抗战中的大学”直播中,聂作平将带你一起追寻曾经鲜活生动的故事。这些问题,也都会有他的答案。

◎西北联大,有哪些动人的故事?

◎重庆北碚岁月,对复旦大学有何影响?

◎如何用一个词概括西南联大?

◎广东的大学是如何迁往粤北山区?

◎战时的学生如何解决基本生活问题?

……

【第二场】

重返驼峰航线

在中国深山,寻找二战坠机

直播时间:8月15日20:00

直播嘉宾:

二战史研究专家戈叔亚

重返驼峰活动发起人王建

驼峰航线有多凶险?

它西起印度阿萨姆邦,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、高黎贡山、横断山等,进入中国云南和四川。航线地势海拔在4500—5500米上下,最高海拔达7000米。沿途穿越热带、高寒山区和亚热带,气象诡谲,乱流频生。

美国记者白修德曾记录下它的残酷:“驼峰航线曾使得许多人发疯、死亡或者带着热带病被送回美国,因此一些军人把它称为空中地狱。”

▲飞越驼峰航线后的飞机一头扎进机场旁的小河中。资料图

据统计,驼峰航线上的中美运输机损失达609架、牺牲飞行员一千六百多人,飞虎队损失各类战机568架、牺牲飞行员586人。它们坠落在崇山峻岭、幽深峡谷,但多年过去,不同个人、团队仍在寻找它们的下落。

二战史研究专家戈叔亚、“重返驼峰”活动发起人王健,先后踏入这场艰难的找寻。

他们跋涉于中国云南的险山恶水,甚至深入缅甸、印度二战遗址,分别寻获了多架飞机残骸。这些坠机背后,是二战大历史与滇南一隅具体伤痛的叠加。

▲戈叔亚(右二)与他寻找到的坠机残骸。图源:戈叔亚提供

▲戈叔亚寻找到的坠机残骸。摄影:戈叔亚

▲王健与团队在野外搜寻。图源:王健提供

▲王健与团队搜寻到的物件。图源:王健提供

踩过历史的伤痕,曾经的战场与现在重叠,物是人非。

◎驼峰航线当年主要运输哪些物品?

◎深山寻机,最大的险阻是什么?

◎搜寻坠机过程中,有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?

◎一块块冰冷残骸,承载着怎样滚烫的历史价值?

……

在“重返驼峰航线”直播中,戈叔亚与王健将带你一起重温被山风呼啸了八十年的英勇故事。

【第三场】

追寻抗日战争幸存者

世纪伤痛,口述证言

直播时间:8月19日20:00

直播嘉宾:

知名抗战研究学者、摄影家李晓方

从部队转业后,李晓方用三十年时间做了一件事:寻访抗日战争幸存者,记录日军侵华暴行的铁证。

▲李晓方在寻访途中。图源:李晓方提供

这三十年里,他的足迹遍布上海、江苏、湖北、广西、海南、山西等20多个省,还去到韩国和日本。

细菌战、慰安所、南京大屠杀、强制劳工、重庆大轰炸……超过3000位受害幸存者的血泪控诉,4000余件饱含创伤的实物,被他艰难地收集、保存。

▲李晓方拍摄记录的慰安妇受害幸存者。图源:李晓方提供

▲日军在上海实施生化武器作战。图源:李晓方提供

他的影像与笔记,是历史的一张张切片:80多岁的细菌战受害者,抱着自己的烂腿呻吟,腐肉和血水滴落在地。二十芳华即被强占做了“慰安妇”的老人,回忆着日复一日非人的凌辱……

在“追寻抗日战争幸存者”直播中,李晓方将通过那些直击心灵的影像、田野笔记与实物,带我们直面那段无法愈合的民族伤痛,倾听那些快要归于沉寂的苍老声音。

勿忘,不忘

1945年9月2日,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。

八十年,皱纹爬满幸存者的脸庞,硝烟散尽,大地重披新绿。但有些故事,注定不能忘却。有些记忆,必须代代相守。

回望一段段泛黄的过往,我们纪念,我们追寻,是为了让那些沉默的残骸、斑驳的影像、苍老的声音,穿越八十载光阴,重新发出回响。

历史不会自动发声,它需要我们倾听、铭记。敬请关注南方周末App系列直播,邀你重返历史现场,一同回望那些温暖、苍凉、振奋、失落、坚韧与深沉的记忆。感受一个民族最深沉的心跳。

【划重点】

如何观看本次系列直播?

请添加下方

南周小助手微信

发送关键字“直播”,提前预约

直播时间段

我们将通过相关推送通知您观看

点击进入直播间即可

精彩内容不错过

识别二维码

立即预约

免费观看



上一篇:夜读 | 家人之间,请常常说这几个字
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一分快三技巧三期必中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