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hú平上shànɡ仄风fēnɡ平来lái平波bō平浩hào仄渺miǎo仄韵。
秋qiū平已yǐ仄暮mù仄、红hónɡ通稀xī平香xiānɡ平少shǎo仄韵。
水shuǐ仄光ɡuānɡ平山shān平色sè仄与yǔ仄人rén平亲qīn平,
说shuō仄不bú仄尽jìn仄、无wú平穷qiónɡ平好hǎo仄韵。
莲lián平子zǐ通已yǐ通成chénɡ通荷hé平叶yè通老lǎo仄韵。
青qīnɡ平露lù仄洗xǐ仄、蘋pín通花huā平汀tīnɡ通草cǎo仄韵。
眠mián通沙shā平鸥ōu通鹭lù仄不bù仄回huí平头tóu平,
似sì仄也yě通恨hèn仄、人rén平归ɡuī平早zǎo仄韵。
韵脚:【上阙】渺『十七筱上声』、少『十七筱上声』、好『十九皓上声』,仄韵;
【下阙】老『十九皓上声』、草『十九皓上声』、早『十九皓上声』,仄韵。
【格律说明】平:填平声字(阴平(第一声)、阳平(第二声));仄:填仄声字(上、去或入声:上声(第三声)、去声(第四声));通:可平可仄。标红色为古今声调不同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赏析
秋分后的清晨,我常独自坐在荷塘边的石阶上。李清照笔下的“湖上风来波浩渺”,仿佛就在此刻的涟漪中荡漾开来。这风,不是春风的缠绵,不是夏风的炽烈,而是带着些许凉意的秋风,吹皱一池秋水,吹散了夏日的喧嚣,却吹不散词人眼中的“无穷好”。
“湖上风来波浩渺”,这开篇如晨钟破晓,惊醒沉睡的湖面。风是秋日的信使,携着凉意拂过湖面,将夏日的余温揉碎在粼粼波光里。这风,吹得荷叶沙沙作响,吹得蘋花低垂,却也吹醒了沉睡的湖水——它不再如夏日般慵懒,而是因风的造访,显出“浩渺”的壮阔。
秋已暮,红稀香少。岸边的芙蓉渐次凋零,荷香也淡了,可这凋零并非衰败,反似老僧扫落叶,扫出一片澄明。林清玄曾说:“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,像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。”李清照笔下的秋荷,却在“红稀香少”中绽放出另一种美——那是岁月沉淀后的从容,是生命谢幕时的优雅。
“水光山色与人亲”,这句如月光下的私语,温柔而深情。山色倒映湖中,与游人的倒影交织,仿佛天地亦有情。李清照以“与人亲”三字,将自然人格化,让山水有了体温。这种亲近,不是征服,而是相知——人与自然在秋光中达成默契,连归去的鸥鹭都不愿回头。
“莲子已成荷叶老”,一句道尽岁月的禅意。莲蓬低垂,荷叶蜷曲,却非悲秋,而是对成熟与衰老的坦然。这让我想起寒山寺的古钟,锈迹斑斑却依然清响。老去的荷叶,恰似修行者布满皱纹的面容,却透出从容。
“青露洗、蘋花汀草”,晨露沾衣的瞬间,蘋花与汀草仿佛被秋水重新擦亮。这种“洗”非是洁净,而是秋日的点化——让衰败的草木在露水中重获新生。
“眠沙鸥鹭不回头,似也恨、人归早。”这收尾如古琴余音,余韵悠长。鸥鹭眠沙,本是寻常景象,却被词人赋予“恨”的情感。它们不愿人早归,或是因留恋这秋日的静谧?这种拟人化的笔法,让整个画面活了过来——山水有情,连飞鸟亦知留客。
这首《双调忆王孙》如一幅水墨长卷,以“湖上风”起笔,以“人归早”收尾,将秋日的苍茫与静美尽收眼底。李清照不写悲秋,却在“红稀香少”中见生机;不言离愁,却在“鸥鹭不回头”间藏眷恋
。这种含蓄,恰似《法华经》中“一花一世界”的意境——以景寄情,以物喻心。
“湖上风来波浩渺”中的“浩渺”,非是壮阔,而是秋日的深邃。波纹荡开处,倒映着天光云影,也倒映着词人的心绪。这种人与自然的交融,让人想起敦煌壁画中飞天的飘带,看似轻盈,实则暗含章法。
“莲子已成荷叶老”,看似写景,实则写禅。莲子成熟,荷叶枯萎,是自然的轮回,亦是生命的真谛。李清照以“老”字点出岁月的痕迹,却未流露哀伤,只因她懂得:凋零亦是圆满。
“似也恨、人归早”,这“恨”非怨,而是对当下瞬间的贪恋。鸥鹭眠沙,人亦归去,却在归途中回首——这刹那的驻足,恰是人生最美的留白。
李清照写下此词时,正值人生暮年。词中“秋已暮”的苍茫,或许正是她心境的隐喻。但词中无颓唐,只见“水光山色与人亲”的豁达。这种将个人际遇化为自然之美的功力,恰似老僧扫落叶——以景写情,以物喻心。
上片写湖光山色之“好”,下片写莲老荷残之“寂”,看似对比,实则一体。李清照以“莲子已成”写生命的轮回,恰如《金刚经》所言: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。”
“水光山色与人亲”,以“亲”字拟人,让山水有了温度。这种手法,如将《心经》中的“色不异空”赋予灵性,让景物与人共情。
“眠沙鸥鹭不回头”,未言归去后的怅惘,只以鸥鹭的“恨”作结,留白处尽是余韵。这种含蓄,恰似《六祖坛经》中的“本来无一物”,以无言说尽千言。
李清照的秋日并非悲凉,而是一场与自然的禅意和解。荷叶虽老,莲子已成;蘋花虽凋,露水犹新。这让我想起寒山寺的钟声,穿透香絮,为秋日的萧瑟镀上一层禅光——衰败中自有新生,离别处亦见重逢。
读罢此词,仿佛看见李清照站在湖畔,看鸥鹭眠沙,听风过荷塘。她不写“红稀香少”的萧瑟,却道“说不尽、无穷好”。这“无穷好”,不在春华秋实的对比,而在与天地相亲的刹那——秋风虽老,秋水长存;人归虽早,心留秋光。
李清照的这首小词,如一盏青灯,照亮了秋日的禅意。它告诉我们:美不在春华秋实的对比,而在与自然同频的心跳。当风起时,我们亦可如词人般,听见湖水的私语,看见鸥鹭的眷恋——那是千年禅意的回响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